3月23日,江蘇省南京市高淳區(qū)人民法院訴訟服務場所重新有序開放,當天接待當事人96人次,民事、執(zhí)行立案43件。這是疫情防控以來該院收案量最多的一天,?!拔覀儑栏衤鋵嵰咔榉揽馗黜椧?為恢復正常辦案做好準備?!备叽痉ㄔ焊痹洪L傅明告訴記者,這幾天收案量還在持續(xù)增長,。
當前,如高淳法院這般抓緊復工加速辦案的法院正越來越多。
疫情對法院辦案產生多大影響?隨著疫情形勢好轉,法院收案量是否會爆發(fā)式增長?司法如何應對及時化解矛盾糾紛?
《法制日報》記者近日采訪江蘇,、福建,、河南、陜西,、云南等地基層法院了解到,疫情期間,各地法院在強化防控的同時,積極探索“云辦案”,并隨著疫情形勢好轉,相繼開放訴訟服務場所,深化繁簡分流,、多元解紛等改革,提升辦案質效,及時化解矛盾糾紛,回應社會關切。
疫情影響法院辦案進程
2月27日,陜西省西安市新城區(qū)人民法院民二庭法官代紅英在雨中參加了社區(qū)防控值守工作后,又回到審判崗位組織了一次線上庭審,。
這是一起買賣合同糾紛案,公告期已屆滿,如不能按期開庭,可能導致再次公告,增加當事人訴訟成本,。鑒于疫情防控的需要,法官經與當事人電話、微信溝通后,通過陜西法院微庭審平臺對該案進行了審理,。
“在全面復工之前,我院充分運用現有智慧法院建設成果處理案件,通過網上立案,、郵寄立案、電話預約立案等方式受理案件,運用遠程視頻,、組建微信群,、在線微庭審等方式審理案件,盡最大可能降低疫情對工作帶來的影響?!毙鲁菂^(qū)法院院長姚建軍說,。
據了解,“云辦案”是疫情暴發(fā)后很多法院采取的重要辦案方式,充分保障了疫情期間人民群眾的訴訟需求,司法不缺位、公正不遲到,實現了防控辦案兩不誤,。
據最高人民法院數據統(tǒng)計,從1月疫情開始至3月18日,全國各級法院新收一審民商事案件212萬件,審結各類民商事案件89.8萬件。
縱是如此,疫情對法院辦案進度仍產生了重大影響,。上述數據與2019年一季度全國法院新收案件760.9萬件,、各省份法院審結民事一審案件228.2萬件等數據相比,有明顯差距。
記者采訪的多家基層法院亦是如此,今年春節(jié)后(2月3日)至今受理和審結的案件數均有不同程度下降,。
2月3日至3月24日,西安新城區(qū)法院受理案件1518件,、審結688件,分別較去年同期(有春節(jié)假期、工作日少一周)減少1126件和423件,同比下降42.6%和38.1%,。
河南省登封市人民法院2月3日至3月27日間,受理案件減少1130件,同比下降72.86%;審執(zhí)結減少1322件,同比下降81.45%,。高淳法院2月3日至3月25日間,受理案件、辦結案件同比分別減少71.99%,、70.89%,。
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區(qū)人民法院立案庭庭長劉云順介紹說,官渡法院2月3日便開始有序復工,在做好來訪人員體溫監(jiān)測和全院無死角消毒的基礎上有序接待來訪群眾。2月3日至3月25日,官渡法院受理案件8238件,結案2114件,同比分別減少1126件和112件。
深化改革提升辦案質效
司法公正不能等,。
記者采訪了解到,隨著疫情好轉,各地法院在做好各項疫情防控措施的同時,相繼開放或有序開放訴訟服務大廳,借助信息化手段,深化司法改革,在保證案件質量的前提下加快辦案進程,及時化解糾紛服務社會經濟發(fā)展,。
前不久,登封法院在線上以普通程序獨任審理了一起民間借貸糾紛。按照以往通常做法,此案需要組成合議庭開庭審理,。登封法院積極探索民事訴訟程序繁簡分流改革,對于法律關系適用明確,經過公告等一定期限后即容易查明的普通程序案件,由法官一人獨任審判,。
此案僅用時18分鐘便完成線上庭審。
登封法院院長郭曉堃告訴記者,為及時有效化解矛盾糾紛,登封法院積極推進“優(yōu)化司法確認程序”“完善小額訴訟程序”“完善簡易程序規(guī)則”“擴大獨任制適用范圍”等改革,推進案件繁簡分流,、輕重分離,、快慢分道,同時加大“云辦案”力度,確保疫情期間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不減損。
3月11日,郭曉堃還親自上陣在線審理了2起案件,通過帶頭辦案,帶動全院干警多辦案,、快辦案,、辦好案。2周后,登封法院有序恢復立案和訴訟服務工作,。
福建省廈門市集美區(qū)人民法院于3月9日恢復開放訴訟服務中心,。同時,作為民事訴訟程序繁簡分流改革的試點法院,集美法院全面啟動改革提升司法效能。
集美法院院長劉輝煌舉例說,近日,集美法院受理了一批教育服務合同糾紛,法院積極探索線上異步審理,讓當事人以不同時,、不同步,、不同地的方式參與庭前程序?!胺ü偻ㄟ^異步質證先行了解各方質證意見,準確提煉爭議焦點,然后根據情況差異對系列案件進行分類審理,平均節(jié)省庭審約1.5小時,極大地提高了庭審效率,。”
30分鐘完成37起案件的庭審,這在原來不可想象的事,在深化繁簡分流機制改革的背景下,已成為現實,。
官渡法院積極探索要素式審判,以類型化,、專業(yè)化速裁模式改革為基礎,科學提煉類案辦理要素,完善庭前會議制度,簡化庭審程序和裁判文書,全面提升辦案質效。3月12日,該院速裁法庭在線開庭審理37起商品房預售合同糾紛系列案,10點18分宣布開庭,10點47分便完成庭審,。
積極應對及時化解糾紛
疫情防控后期和疫情后法院收案量會不會爆發(fā)式增長?積壓的案件如何快速消化?這是當下很多基層法院不得不認真思考的問題,。實踐中,各地法院積極做好應對之策。
姚建軍告訴記者,目前,新城法院因疫情導致扣除審限的案件有600余件,因疫情中止審理的案件有60余件(刑事案件);此外,隨著疫情好轉和全面復工復產,收案數存在快速增長的情況,。
“疫情結束后原常規(guī)案件會恢復乃至進一步增長,審執(zhí)辦案壓力也會隨即增加,。”姚建軍說,為此,新城法院將進一步加大民事訴訟程序繁簡分流改革試點工作,出臺配套舉措,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多元,、高效,、便捷的解紛需求。
今年3月,登封法院第一周收案42件,第二周收案95件,第三周收案165件,增長速度非常明顯,。
“疫情結束后常規(guī)案件將與涉疫情訴訟高峰疊加,我們需要應對好這個‘沖擊波’,。”郭曉堃說,登封法院的方案是:發(fā)揮“封調禹順”功效,加大訴前化解力度;加大信息化與訴訟服務的融入,推行網上辦案,為當事人提供更加優(yōu)質高效的訴訟服務;加強審判質效監(jiān)督,確保案件質量,。
推進多元解紛機制,是受訪法院的共同選擇,。
劉云順介紹說,官渡法院除延續(xù)現有的“十位一體”調解組織工作模式外,在預估今年涉金融案件及房地產買賣糾紛,、房屋租賃合同糾紛等案件會大幅上升的前提下,將邀請銀行、地產公司,、住建部門的人員作為特邀調解員,嘗試設立常駐的金融案件調解組織或房地產案件調解組織,。
傅明說,高淳法院將創(chuàng)新群眾工作方法與審執(zhí)工作緊密結合起來,聚焦智慧訴服,以“無訟村(社區(qū))”凝聚合力,通過“法官進網格”精準下沉司法資源,打造“24小時不打烊”法院,將矛盾糾紛預防化解在最基層。
扛起責任,、經受考驗,。多位受訪者表態(tài)稱,將對標對表黨中央決策部署和工作要求,堅決克服疫情影響,切實抓好審判執(zhí)行工作,及時化解矛盾糾紛,助力疫情防控和社會經濟發(fā)展,更好地滿足群眾對司法工作的新要求新期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