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2015年至2019年,,山東女子李某遇上延誤航班近900次,獲得理賠金近300余萬元,。這筆“財富”卻是李某精心計算出來的,,她通過購票虛構(gòu)行程,之后利用飛機延誤騙取理賠金,。4月29日,南京警方將犯罪嫌疑人李某抓獲歸案,,并依法對其采取刑事強制措施,。
4月27日,,南京市公安局鼓樓分局鼓樓派出所接到某保險公司報警,,稱在機票延誤險賠付時,,發(fā)現(xiàn)以李某為首的多人,使用不同護照號身份證號,,多次進行理賠,,懷疑公司可能遇到了保險詐騙,。
鼓樓警方通過偵查發(fā)現(xiàn),李某等20余人自2015年至2019年,,在各大保險公司頻繁申請航空延誤險,。經(jīng)過進一步調(diào)查,,民警發(fā)現(xiàn)這些賬戶的賠款,,最終都轉(zhuǎn)賬到了李某的賬戶,警方推斷李某有重大作案嫌疑,。根據(jù)掌握的線索,,民警于4月29日趕赴山東將李某抓獲,。
經(jīng)調(diào)查,,李某除了使用自己的身份外,其他用于購買機票的身份信息和銀行卡信息,,都是其以買理財為由從親朋好友處騙來的。其中一趟航班,,李某以5個人的身份索賠到了10余萬,。在李某住所,辦案民警還搜到了大量用于記賬和航班信息的紙質(zhì)筆記材料,,以及電腦中多份航空延誤險異常說明樣表,清晰地記錄了其向各大保險公司索賠的詳細信息。
據(jù)警方介紹,,航班延誤險屬于商業(yè)保險的一種,購買一份保險的保費大概是40元左右,,保險公司因飛機延誤而賠付的金額在400到2000不等,。如果延誤時間長,賠付的費用甚至可以到7000-8000多元,。在李某的筆記中,航班的延誤時間,、投保的保險公司,、索賠的金額,一條條,、一筆筆都清楚地記錄著,。李某就是通過購票來虛構(gòu)行程,之后利用延誤索賠來達到騙取理賠金的目的,。
李某之前曾從事過航空服務類工作,,對于飛機延誤信息及保險理賠的流程都有所了解,失業(yè)之后的她,,便打起了騙取保險公司理賠金的主意,。李某利用其親友身份信息購買機票和飛機延誤險,涉嫌在與保險公司訂立保險合同時,,故意捏造根本不存在的被保險對象,,騙取保險公司保險金,客觀上存在刑法評價中的詐騙行為,,同時詐騙金額已達到保險詐騙罪的追訴標準,。目前,,李某已被鼓樓警方采取刑事強制措施。
能獲得如此高額的理賠金,,李某到底是如何操作的呢,?經(jīng)過民警細致調(diào)查,真相很快浮出水面,。
第一步,,選取延誤率高的航班。曾有過航空服務類工作經(jīng)歷的李某,,有提前獲取航班取消或延誤信息的途徑,,為此她在網(wǎng)絡上挑選了延誤率較高的航班,再去查該航班的航程中有沒有極端天氣,。
第二步,,虛構(gòu)不同身份購票并大量投保。李某從親朋好友處騙來20多個身份證號以及護照號,,為逃避系統(tǒng)核查,,李某虛構(gòu)不同身份購買機票。為了更具隱蔽性,,李某每次購買機票都要用4,、5個身份。每一個身份,,最多購買30到40份延誤險,。
第三步,關(guān)注航班信息,,伺機退票索賠,。由于李某根本不會去乘坐這些航班,因此李某時刻關(guān)注航班動態(tài),,如果了解到航班可能不會延誤,,她就會在飛機起飛之前把票退掉,盡量減少損失,。一旦航班出現(xiàn)延誤,,李某便開始著手向保險公司索賠。